4月30日,我院心病一病区主任李斌,汤继海副主任医师成功为一名冠心病患者实施了我院首例血管内超声(IVUS)引导下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标志着我院冠心病的介入诊疗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开启了医院冠心病精准介入诊疗的“心时代”。
患者李先生,因“发作性胸痛伴咽喉部紧缩感2月”在我院心病一病区住院治疗,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前降支近端狭窄85%。
治疗前造影提示前降支近端85%狭窄
为精准实施治疗,心病一病区介入团队决定在血管内超声(IVUS)引导下为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经团队密切配合,结合冠脉造影,顺利完成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发现患者病变血管最小直径仅2.02mm,管腔面积3.09mm²,斑块负荷达到74%。
术前最小直径仅2.02mm,管腔面积3.09mm²,斑块负荷达到74%
团队根据超声测量的血管情况,选择植入合适的支架,完全覆盖斑块,再应用IVUS指导扩张支架,复查IVUS,术后管腔最小直径仅3.59mm,管腔面积9.98mm²,斑块负荷达到42%。清楚地显示植入支架直径与血管直径完全匹配,血管通畅,支架贴壁情况良好,无夹层、血肿等并发症,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胸痛症状消失。
术后管腔最小直径仅3.59mm,管腔面积9.98mm²,斑块负荷达到42%
治疗后血管完全再通
血管内超声技术优势
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是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是在传统的冠脉造影基础上,把微型化的超声探头置于导管头端,置入冠脉血管腔内进行显影,不仅可细致地观察冠脉管壁结构和管腔形态,还可准确地测量血管腔直径、管腔面积、斑块面积,明确斑块性质和偏心程度,进而指导介入医师置入支架并观察支架置入位置是否合适、支架是否贴壁良好、扩张是否充分、支架两端有无夹层,并可降低后续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在指导血管临界病变,左主干病变和分叉病变等的诊治方面,IVUS检查提高了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并优化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策略,对支架种类选择和效果评价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为患者实施真正精细化诊疗,更好地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
周口市中医院心病一病区开展血管内超声(IVUS)在冠脉介入术中的成功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在心血管疾病精准、个体化治疗方面的水平,更好的为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文字:心病一病区 李斌
编辑:李 锐
责编:赵文博
审核:黎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