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水肿在《内经》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水肿在西医学中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包括肾性水肿,心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功能性水肿,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水肿等。我们今天讨论的水肿主要以肾性水肿为主。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等。水肿的病因一般有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及禀赋不足、久病劳倦。形成水肿的病机为肺失通调,脾湿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水不自行,赖气以动,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水肿的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肺主一生之气,有主治节、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风邪犯肺,肺气失于宣畅。不能通调水道,风水相搏,发为水肿。脾主运化,有布散水精的功能。外感水湿,脾阳被困,或饮食劳倦等损及脾气。造成脾失转输,水湿内停,乃成水肿。肾主水,水液的输化有赖于肾阳的蒸化、开阖作用。久病劳欲,损及肾脏,则肾失蒸化,开阖不利,水液泛滥肌肤,则为水肿。成如《景岳全书·肿胀》篇指出:“凡水肿等症,乃肺,脾,肾三脏相干致病。”
水肿的诊断要点有
1、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
2、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更严重者可见尿闭或尿少,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牙宣,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
3、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虚病史。
水肿的辨证要点
水肿病症首先需辨阳水、阴水,区分其病理属性。阳水属实,由风、湿、热、毒诸邪导致水气的潴留。阴水多属本虚标实,因脾肾虚弱而致气不化水,久则可见瘀阻水停。其次,应辨病变之脏腑在肺,脾,肾,心之差异。最后对于虚实夹杂,多脏共病者,应仔细辨清本虚标识之主次。
水肿的治疗原则为发汗,利尿,泻下逐水。水肿的证治分类
一阳水
01 风水相搏证
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
机证概要:风邪袭表,肺气闭塞,通调失职,风遏水阻。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代表方:越婢加术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杏仁、防风、浮萍疏风宣肺;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淡渗利水。石膏、桑白皮、黄芩清热宣肺。风寒偏盛,去石膏加苏叶、桂枝、防风祛风散寒。若风热偏盛,可加连翘、桔梗、板蓝根、鲜芦根以清热利咽,解毒散结。
02 湿毒浸淫证
眼睑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尿少色赤。身发疮痍,甚则溃烂,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证机概要:疮毒内归脾肺,三焦气化不利,水湿内停。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代表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常用药:麻黄、杏仁、桑白皮、赤小豆宣肺利水,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
03 水湿浸渍证
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暗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
白腻,脉沉缓,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证机概要:水湿内侵,脾气受困,脾阳不振。
治法:运脾化湿,通阳利水。
代表方: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常用药,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化湿行水。苍术、厚朴、陈皮、草果燥湿健脾;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温阳化气行水。
04 湿热雍盛证
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舌红,
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证机概要:湿热内盛,三焦壅滞,气滞水停。
治法:分利湿热。
代表方:疏凿饮子加减
常用药,羌活、秦艽、防风、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疏风解表,发汗消肿。使在表之水从汗而疏解。猪苓、茯苓、泽泻、木通、椒目、赤小豆、黄柏清热利尿消肿。商陆、槟榔、生大黄通便逐水消肿。
二阴水
01脾阳虚衰证
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小面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浮缓或沉弱。
证机概要: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
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代表方:实脾饮加减。
常用药:干姜、附子、草果仁、桂枝温阳散寒利水;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大枣健脾补气。茯苓、泽泽,车前子、木瓜利水消肿,木香、大腹皮理气行水。
02肾阳衰微证
水肿反复消长不已,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之凹陷不起,尿量减少或反多,腰酸冷痛,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晄白,甚则心悸,胸闷。喘促难卧,腹大胀满,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证机概要:脾肾阳虚,水寒内聚。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代表方:寄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常用药:附子、肉桂、巴戟肉、仙灵脾温补肾阳。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通利小便,牛膝引药下行。
小便清长量多,去泽泻,车前子加菟丝子,补骨脂以温固下元。若症见面部浮肿为主,表情淡漠,动作迟缓,形寒肢冷。治以温补肾阳为主方,用右归丸加减。预防调护:
1、避免风邪外袭;
2、防止水湿外侵;
3、注意调摄饮食;
4、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破皮肤;
5、每日记录水液的出入量;
6、劳逸结合,调畅情志;
7、 坚持治疗,定期随访。
作者简介
张英杰,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中华医学会中药发展委员会肾脏病青年委员,河南省肾脏病学会委员,2018年至2019年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肾脏病科进修学习,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
擅长:各种难治性肾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糖尿病性肾病,结缔组织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尿毒症及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透析导管及临时透析导管置管术,并擅长长期透析导管置入术及肾囊肿穿刺手术。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杨晨曦
责编:黎倩平
审核:孙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