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保健

针刺“得气”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发布日期:2023-03-19  浏览量:...
字号字体变小字体变大

01

针刺得气的概念与指征

(1)得气的概念:“得气”一词首见于《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得气是指医师将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感应,这种针下的经气感应又称“气至”或“针感”。临床上可以通过患者对针刺的反应与医师手下的感觉两方面加以判定。由此可见,得气是针刺过程中医患双方的同步感应。


(2)得气的指征:《标幽赋》中记载:“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若鱼吞钩铒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灵枢·九针十二原》亦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这些均是古人对得气的认识,结合临床可归纳为医患两方面的感觉及反应,即主观感觉和客观表象两方面。


①主观感觉方面:又称自觉指征,是指医师与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各自的主观感觉和反应,是判定得气的主要指征。患者方面的感觉主要有酸、麻、胀、重、凉、热、触电、跳跃、蚁走,以及特定条件下的疼痛等。医师方面的感觉主要指针下沉、涩、紧等感觉的变化。感觉的性质与机体反应性、疾病的性质和针刺部位密切相关。

②客观表象方面:又称他觉指征,是指医师或患者观察到的针刺腧穴局部紧张凸起、穴位处肌肉跳动、循经性皮疹等改变,临床上比较少见。

02针刺得气的作用

得气是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是判定医师针刺操作正确与否、患者经气盛衰、疾病预后转归、临床治疗效果有无的重要依据,也是针刺过程中进一步实施手法的基础。

(1)得气是针刺取效的基础:《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表明针刺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针刺腧穴,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整阴阳、补虚泻实。针下得气,说明经气通畅、气血调和。

(2)得气是应用补泻的前提:《针灸大成》指出,“气之未至,或进或退,或按或提,导之引之,候气至穴而方行补泻”,说明了得气是应用补泻的前提。

(3)得气是判定正邪的依据:针下得气的迟速是判断机体正气盛衰和病情轻重的重要依据。《针灸大成》指出:“针若得气速,则病易愈而效亦速也;若气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可见,得气迅速者,正气相对充足,经气旺盛,机体反应灵敏,见效较快,预后较好。反之,正气虚损,经气衰弱,机体反应迟缓,得气慢,则疾病缠绵难愈,且预后较差。

03影响得气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取穴得当,针刺方向、角度、深浅适宜,多会出现得气感应。否则,就应当探究未能得气的根源,采取相应的方法。影响针刺得气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医师因素:医师因素包括取穴失准,行针手法不熟练,针刺角度、方向、深浅把握不当,医师注意力不集中等。

(2)患者因素:患者因素包括个体禀赋、体格强弱,以及机体状态等原因。一般来说,新病、体形强壮者,得气较快;久病体衰者,得气较慢或较弱。实证得气较快;虚证得气较慢。有些患者阳气偏盛、神气敏感,容易得气,并可出现循经感传。多数患者机体阴阳之气无明显偏颇,气血润泽通畅,脏腑功能较好,故针刺时感应既不迟钝,亦不过于敏感,得气适时而平和。如属阴气偏盛的患者,多需经过一定的行针过程方有感应,或出针后针感仍然明显存在等,均是因人而异。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四时节气、雨雪阴晴、冷暖燥湿等原因。一般而言,天气清爽、室温适宜、干湿适度时针刺易于得气;反之,得气较慢或不易得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