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内伤脾胃,则百病生。”脾胃在维持身体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因为现代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脾胃虚弱人群基本上能占总人群的80%以上。
脾胃虚弱的常见表现
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舌质淡,苔白。通常还伴随其他问题,如食少、腹胀、肠鸣、便溏或便秘、腹泻、乏力、眩晕、怕冷或怕热、肥胖或过度消瘦、经量过多或过少、口水过多、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脾胃虚弱造成的原因
饮食不节:煎烤油炸、辛辣甜腻等食品增加了脾胃的负担,导致脾失运化,形成脾胃虚弱。
情志失调:思虑过度则伤脾,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普遍较大,从而增加了脾虚的概率。
劳倦过度:脾在体合肉、主四肢,故脾与四肢及全身肌肉关系密切,而现代人普遍运动不足,肌肉力量较弱,在肌肉用进废退的同时,也会带动脾气的衰弱,造成脾虚。
脾胃虚弱养护的方法
饮食适宜:饮食宜饥饱适中,勿暴饮暴食,同时食宜缓细注意怒后勿食,以清淡为主;保持饮食清洁及咸淡适中。
避免忧思过度: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够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流畅,以能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时可以每天利用睡前时间以静坐、冥想等方式让身心放松下来。
适度运动:应长期坚持一种以四肢肌肉锻炼为主的运动,如爬山、慢跑、快走、太极、游泳、打网球、羽毛球及负重下蹲等。推荐练习八段锦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穴位按摩: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胃之下合穴,属于“四总 穴”“回阳九针”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经常点按此穴位,可辅助祛湿健脾。
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与外踝尖的连线中点处。经常按此穴位,有利于祛湿化痰。
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后缘处。常按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
艾灸:
神阙:位于肚脐正中,可悬灸或隔姜灸此穴, 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常灸此穴可起到健脾和胃、培元固本的功效。
中脘:位于上腹部,脐中上 4 寸,前正中线上。可悬灸此穴,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钟,常灸此穴可起到增强通调腑气、和胃止痛的功疗。
天枢穴:位于脐中旁开2寸,左右各一,可悬灸此穴,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钟,常灸此穴可起强健脾胃的功效。
脾胃虚弱的食疗方
山药薏仁粥:
材料:山药粉,薏仁。
做法:先将薏仁洗净水煮,将熟時,调入山药粉,用文火继续煮至粥熟。早晚温服。
功效:健脾益气,渗湿止泻。适用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或脾虚溏运、湿浊下注之妇女带下等症。
山药白扁豆粥:
材料:山药,炒白扁豆、粳米。
做法:每次取山药、炒白扁豆、粳米,同煮为粥,当作早晚点心温热食用。连用10~15天。
功效:健脾益胃、补肾滋阴。适用于脾胃虚弱、纳差乏力、精神不振等症。
此外由于黄色食物在五行中与脾对应,常吃黄豆、南瓜、马铃薯、玉米、香蕉等,也可促进脾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