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是我国中医药宝贵遗产的一部分,在我国早期的医疗著作《五十二病方》和《内经》 中即已记载了丰富的外治经验,通过艾灸、针刺、烙、温熨等中医外治法进行治疗,药物作用于人体经络、皮部,从而调整人体的阴阳,疏通经络气血,激发脏腑机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脾胃乃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而脾胃病多以本虚(脾胃虚弱)为主,加之外感寒邪、饮食不节(洁)、情志不舒,使气机不畅、胃失和降,从而引起胃脘疼痛、腹胀痞闷、恶心呕吐、嗳气泛酸等不适。而临床常用的艾灸作用于穴位局部,由于艾的连续燃烧产生烟、光、热等艾灸生成物,在局部产生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的综合作用,进而激活全身免疫、内分泌、神经系统,调节机体的内环境稳态。
艾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等方面具有着独特疗效。早在春秋时期《足臂十一脉灸经》及《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提到各种经脉病证均可以通过灸治其所属经脉进行治疗。宋代《扁鹊心书》中认为“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明代《医学入门·针灸》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现代研究也发现,与其他材料相比,艾具有一定的药性,是较佳的施灸材料。艾灸在改善情绪、增强免疫力、促进代谢、延缓衰老、治疗神经衰弱和焦虑失眠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
下面介绍几个脾胃科常用艾灸取穴
足三里
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合穴,胃之下合穴,属于“四总 穴”“回阳九针”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虚劳羸弱、咳嗽气喘、心悸气短等虚劳疾病;失眠、癫狂等神志疾病;膝痛、水肿等下肢关节疾病。历代文献中对于足三里穴的临床应用有广泛的记载,唐代《外台秘要》中提到“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 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为长寿之灸”。元代《通玄指要赋》载:“三里却五劳之羸瘦”,“冷痹肾败,取足阳明之上”。明代《针灸大成·治病要穴》中记载:“主中风中湿,诸虚耳聋,上牙疼,痹风,水肿,心腹鼓胀,噎嗝哮喘,寒湿脚气。上、中、下部疾,无所不治。”由此可见,艾灸足三里穴治疗作用非常广泛,不仅对本经循行所过疾病、脏腑相关疾病、外伤杂病具有治疗作用,同时还具有强壮保健的作用。
神阙
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神”指元神、神气、生命力,“阙”指牌楼、门楼、宫门等,位于脐中,又称“气舍”、“下丹田”、“脐中”,“命蒂”,为诸阴之海,民国时期焦会元撰《会 元 针 灸 学》曰:“神 阙 者……后天胃气谷气舍入,先天之精气舍出,故又名曰气舍”。鲜子兰提出带脉将人体分为上下 两部分,督、任二脉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神阙穴“居中央”,发挥“灌四旁”之功。所谓“居中央”,并非单纯的脾居中,而是脾胃同居于中,共候脾土之气。而“灌四旁”以“居中央”的为基础,候脾胃之气,有受纳腐熟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有升清降浊之用,为气机升降之枢;有运化精微之能,为五脏六腑之本。所以说脐为“气舍”,不仅是指脐蛰伏先天之气,而且还养护后天之气,为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关键所在。同时能助阳利水,受纳手三阴、足三阴之脉气。临床通过艾灸时艾叶的温煦作用,散寒通络,温经止痛,利用温热刺激穴位,加之艾叶本身的功效,起到健脾和胃、培元固本的功效。
中脘穴
位于上腹部,脐中上 4 寸,前正中线上。中脘为胃之募穴,胃气所聚;其又为小肠经、三焦经、胃经、任脉交会穴,与4条经脉气相通,小肠分清泌浊,三焦为气机、水液通道,胃经多气多血,任脉总调一身阴经气血;中脘还是腑会,六腑精气所会。与之可见中脘与脾胃系统联系之密切,为脾胃系统疾病治疗之要穴。正如《循经》一书对中脘功效的总结:“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另外因脾 胃为后天之本,得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等,中脘在传尸痨瘵、霍乱等传染病中也因健脾和胃之功被使用。临床中艾灸治疗疾病上灸中脘多与神阙配伍使用,通过相互协作以增强通调腑气、和胃止痛的疗效。
文字:毛倩倩
编辑:曹亚丹
责编:黎倩平
审核:孙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