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半,是一座城市最接近静止的时刻。很困,但不能睡;很累,但不能歇;很想家,但不能回,因为我知道黎明也就不远了,向前走,会看见曙光。
这是我毕业后在医院上班,不知道值守的第几个夜晚,但这个夜晚和往常不同,因为我穿上了大白,坐标换成了太康县骨科医院,成为了周口市中医院第三批支援太康抗疫医疗队的一员。
故事要从3月29日中午12:47分说起,我正在家中吃着最爱的山野菜杂面条,突然看到微信群里医院发的通知,按照市卫健委紧急统一部署,请各科室抽调医务人员前往太康县骨科医院,接管太康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区转入病人的诊治工作。
一件事,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扛,一起想,一起拼,一直做,一定赢。
我们工作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紧绷的防护面屏,闷热的防护服稍稍一活动就会出汗,防护面屏里都是朦胧的雾气,不能喝水,不能补给体能,无论是体力还是精神上都是莫大的考验。需要把医嘱,治疗单,输液单凑到眼前才能看清楚。我们接管的30名患者及34名陪护,其中包括12名急危重症患者,在帮这些重症患者完成留置胃管、口腔清理、气切护理、吸痰护理、导尿术等医疗护理时,存在着超高的感染风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一次,需要给29床脑出血的患者留置胃管时,对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导致感染时,控感专员谢鹏老师指导大家用隔离衣自制全面型防护面罩。当时,队长高中亮和副队长杨幸就亲自动手对隔离衣进行“变装”,特别是高队长,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一针一线在隔离衣上,真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啊。
在驻守太康县骨科医院的日子里,不仅有挑战,担当,压力,还有欢声,笑语,战友情。
每次到饭点时,我们的医生团队都会主动给病区患者和陪护发餐和接热水。在工作和生活中,不管谁遇到了困难,团队的每一个人都会倾囊相助,排忧解难,患难与共。十几天的相处中,我们一起说,一起笑,一起“扛过枪”,一起“打过仗”,这份感情终生难忘。
春渐暖,花渐开,我坚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周口市中医院支援太康医疗队发挥中医药优势,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抗疫任务,用实际行动展现中医院人的担当和作为。待到疫情散去,让我们心之所向,皆如所愿,愿岁月静好,人间皆安。
文字:杨露露(儿科)
编辑:李岩岩
责编:黎倩平
审核:孙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