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查不出的怪病——躯体形式障碍
发布日期:2017-09-04  浏览量:...
字号字体变小字体变大

这是什么怪病?
我们的临床医生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么一类患者,他们总是感觉到自己身体这里或那里不舒服,但是在多家医院、各个科室就诊,做了许多检查,都不能发现问题。

医生们大多会告知这类患者,甚至向他们反复确认,他们的身体并没有什么疾病,但是患者并不相信医生的解释,仍坚信自己的身体有疾病、有问题,只是医生没有检查出来而已,所以他们常常反复就诊,反复做各种医学检查,却不能发现相应的异常,为此他们十分痛苦和苦恼,常常抱怨“我到底得了什么怪病啊?怎么看了这么多的医生都查不出来啊?”。

其实这类患者并不是患上了什么怪病,他们是患上了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疾病,即“躯体形式障碍”。 

概述 

躯体形式障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不能解释症状的性质、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先占观念。

这些躯体症状被认为是心理冲突和个性倾向所致,但对病人来说,即使症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患者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

 

常见症状

1、疼痛

这是经常存在的症状。部位常很广泛,如头部、颈部、腹部、背部、关节、四肢、胸部、直肠等各种性质的疼痛,不固定于某一处,可发生于月经期、性交或排尿时。

2、胃肠道症状

为常见症状。可表现嗳气、返酸、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或某些食物引起的特别不适。胃肠道检查有时仅见浅表性胃炎或肠道易激综合征,与患者严重的躯体症状不符,难以解释患者经常存在的严重症状。

3、泌尿生殖系统

常见的有尿频、排尿困难;生殖器或其周围不适感;性冷淡、勃起或射精障碍;月经紊乱、经血过多;阴道分泌物异常等。

4、呼吸、循环系统

如气短、胸闷、心慌、心悸,严重时会有窒息感,甚至濒死感等。

5、假性神经系统症状

常见的有共济失调、肢体瘫痪或无力、吞咽困难或咽部梗阻感、失音、失明、失聪、异样的皮肤感觉如瘙痒、灼烧感、刺痛等。但神经系统检查不能发现相应的神经系统器质性损害证据或阳性体征。

 中国文化与躯体化

西方文化尊重个人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西方人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比中国人更直接,他们如果有心理问题,比较愿意直接对心理医生说:“我情绪很不好。”而中国患者更习惯向医生陈述身体症状,希望帮助解决身体不适。因为中国人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强调克制、忍让、以和为贵,所以在人际互动中尽量避免直接表露爱恨之情。中国人习惯于压抑情感,过多的压抑会导致恐惧、妒忌、自卑等各种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是神经质的、使人没面子而羞于表达的,所以势必导致个体更强的排斥、压抑和否认,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其结果是一方面压抑的情绪导致躯体化症状,另一方面他们正好用躯体化症状堂而皇之的去求医问药,从而避免暴露内心情感和冲突。

另外的原因,虽然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社会和医疗机构在逐步重视心理卫生,心理知识借助媒体正在大量普及,但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在中国,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仍然深入人心,大量综合医院的医生和患者都不太相信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就能治病,加上经济原因、学习工作繁忙和急于想解决问题的心情,使人们有了身体不适(尽管可能伴有情绪问题)还是更愿意求助于内科医生,以一些较为直接、易于接受的躯体症状作为主诉,以便能在繁忙的医疗机构中得到最快捷的药物治疗。

 如何应对躯体形式障碍呢?

 首先,医生和患者周围的人应该充分理解患者的苦恼,理解他的反复就医不是沒事做逛医院看医生,不是他这个人有问题。其实,患者的反复就医行为,也与目前医疗体系、医疗环境及医院医生有一定关系。医院需要加强对就诊过程的合理引导;加强医生对躯体形式障碍的识别重视;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其次,通常最有效的治疗是建立平稳、牢固和支持性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创造安全感,减轻症状,避免不必要的诊断和治疗性程序。医生要避免承诺安排过多的检查,以免强化病人的疾病行为。

第三,患者的社会家庭支持系统至关重要,患者要利用自身的、家庭的和社会资源来应对压力,应对疾病,患者周围的人也可以多了解疾病相关的知识,从而更好的帮助患者。

第四,专业的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主要治疗形式,其目的在于让患者逐渐了解所患疾病之性质,改变其错误的观念,降低或减轻精神因素的影响,使患者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与健康状态有一个相对正确的评估。

第五,药物治疗,伴有严重的抑郁、焦虑的患者,必要时需要药物治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