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冲击波球囊助力冠状动脉介入攀登新高峰
发布日期:2025-02-17  浏览量:...
字号字体变小字体变大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不断攀升,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面对复杂钙化病变,传统介入技术往往面临巨大挑战。如今,冲击波球囊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近日,由周口市中医院心病一病区主任李斌、副主任医师汤继海带领的介入诊疗团队成功完成了院内首例应用冲击波球囊技术治疗重度冠脉钙化病变患者的手术,标志着我院心血管介入治疗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冲击波球囊有望在更多复杂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选择。


患者75岁王老先生,1月前因心绞痛发作于当地医院诊断冠心病,因长期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于当地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端弥漫狭窄伴重度钙化,因钙化较重,当地医院建议患者外科搭桥,因患者恐惧“外科手术”,故选择药物保守治疗,但心绞痛反复发作,日常活动受限。患者及其家属饱受折磨,后前来我院心病科住院治疗,李斌主任团队多次开展术前讨论,结合患者家属意愿,最终决定行前降支血管病变处冲击波球囊应用,王先生术后恢复良好!他激动地表示:“手术过程很快,几乎没有不适感,胸痛也完全消失了。感谢医生和这项新技术,让我重获健康!”

李斌主任表示:了解冲击波球囊这项新技术之前,首先要了解何为冠脉钙化。

冠脉钙化是一种由钙质沉积在血管壁引发的病变,令血管变得坚硬,极大增加了介入治疗的难度和风险。采用冲击波球囊技术(血管内冲击波钙化碎裂术),对患者严重钙化的血管进行介入治疗时,将冲击波球囊准确送到病变部位,发射冲击波能量使钙化病变断裂松解,随后顺利植入支架,整个手术用时约一小时,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什么是冲击波球囊技术?冲击波球囊技术是一种基于血管内冲击波碎石原理的创新介入治疗手段。它通过在球囊内产生局部冲击波,精准作用于钙化斑块,将其碎裂并松解,从而改善血管顺应性,为后续的支架植入创造更理想的条件。广泛适用于轻、中、重度钙化病变,尤其适合复杂钙化病变(如环形钙化、偏心钙化)。

文字:心病一病区 李斌

编辑:李  锐

责编:李  锐

审核:赵文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