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中医院召开2024年卒中中心年终总结会暨TNK项目启动会
2025年1月15日,周口市中医院成功召开了2024年卒中中心年终总结会暨(TNK)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真实世界研究项目启动会。此次会议汇聚了医院领导与核心科室医护人员,共同为卒中救治与研究工作谋划新篇。参会人员包括周口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毛国璋,党委委员、副院长王俊峰,科教科科长胡维来,卒中中心办公室执行主任、医务科科长刘勤建,以及脑病科、脑外科、急诊科、介入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个科室的医护人员。会议由刘勤建主任主持。
首先,毛国璋院长发表致辞。毛院长表示,卒中中心建设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的关键举措,兼具民生与政治意义。他着重强调了卒中中心在卒中病人救治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并提出多项工作重点:重视卒中知识的院前宣教,积极组织医护人员走出去、走下去,提高老百姓对卒中疾病的识别能力,以增加病人及时到院后的救治机会;强化院内绿色通道建设,打破相关科室之间的技术壁垒,提升重症卒中病人的救治能力,降低死亡率;充分发挥医院中医中药、康复特色,有效降低卒中病人的致残率;高度重视卒中病人的随访工作,切实降低病人的复发率。
随后,卒中中心秘书王涛杰详细介绍了2024年医院卒中中心的建设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清晰呈现了医院卒中中心各项核心技术指标在我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对比态势,精准找出差距,明确后续补短板的方向。紧接着,TNK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真实世界研究项目周口中心负责人就TNK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使用方法以及项目的实施流程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讲解。
会议最后,王俊峰副院长进行总结发言,明确2025年医院将进一步加强卒中中心建设工作。具体包括优化救治流程,紧密围绕卒中病人核心技术指标,持续优化全流程治疗及管理,切实降低卒中病人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与复发率,为周口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筑牢防线。同时,王俊峰副院长指出要确保TNK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真实世界研究项目高质量完成,还鼓励临床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各类临床科研项目,不断提升医院医护人员的临床科研能力。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周口市中医院卒中中心在2025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有望推动卒中救治水平迈向新高度,为当地百姓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卒中中心简介
周口市中医院脑卒中中心成立于2018年,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检验科、影像科、介入室、超声科、神经重症医学科、康复科及其他相关科室技术骨干组成。包括卒中单元、急诊脑卒中绿色通道、静脉溶栓、动脉取栓、血管内治疗、神经重症、神经康复等,为脑卒中患者提供了精准、快速、高效、规范的诊疗通道,真正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化诊疗,发挥各学科的优势,提升医疗优势资源的利用效率,弥补单一科室诊疗的局限性,大幅度提升诊疗效果和质量。
脑卒中中心的建立对脑卒中病人的院前宣教、院内急诊救治、院内康复治疗、出院后随访等工作,进行系统和规范化管理。特别是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的建立,使脑卒中患者入院后能快速分诊、规范评估、迅速检查、明确诊断、给予治疗。卒中中心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尽早开通血流,提供静脉溶栓治疗,桥接治疗及血管内治疗,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供急救及手术等治疗。中心坚持24小时×7天神经内、外科急诊医师值班,二线卒中医师听班,神经介入医师随时待命。中心建立后,我院脑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及桥接治疗数量明显增加,通过整合各科室的力量,大大缩短了脑卒中病人的就诊到给予治疗的时间(DNT、DPT),综合提高脑卒中患者急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我院脑卒中中心成立以来先后获得中国脑卒中学会认定的“卒中中心”单位、“综合卒中中心”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数据管理卒中中心”,“卓越数据管理卒中中心”;河南省卒中专科联盟认定的“河南省卒中专科联盟委员单位”;国家脑防委认定的“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
文字:王涛杰
图片:张玮琛
编辑:张志远
责编:李 锐
审核:赵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