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活动

创造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发布日期:2023-07-19  浏览量:...
字号字体变小字体变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自信既是一个历史命题,也是一个时代感很强的命题。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能缺少文化自信的支撑。

文化认同是立国之基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历史,中国土地上的先民很早就有对自己文化的感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夷夏观念是地理环境和文化差异的综合产物,包含着华夏民族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所谓华夷之辨,最初就是以文化、以礼仪为划分标准的。孔子提出,以周礼治理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属于“诸夏”,周边没有实行周礼的各族各国,属于“诸夷”。后来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说:“在古代观念上,四夷与诸夏实在有一个分别的标准,这个标准,不是‘血统’而是‘文化’。”章太炎也在其文章中阐述道:“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可见,华夷之辨的核心要素是文化。中国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最初是从文化认同开始的,文化被赋予了使命感,逐步深化为文化坚守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维系民族的认同,都与文化相关。

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文化体系不断吸纳、融合外来文化的过程,由此呈现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博大精深的气度。周边民族即使取得政治及军事上的优势,文化上也往往推行汉化。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要“采用汉法”“以儒治国”才能维系统治。这样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必然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体系。中华文化对外是春风化雨式的文化传播,对内是一个高度自足的文化体系,由此构成文化自信的来源,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强调的是文化立国。

文化自觉推动民族复兴

在现代性构建过程中,民族文化总是要作选择性的改造和更新,问题在于本土文化在转型中有多大程度的自主性。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入侵,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意味着洋务运动失败,也直接引发了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危机。与此同时,爱国知识分子对几千年传统文化展开彻底批判,认为不建立新文化,中国不能实现自强。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思想激荡、群星闪耀。面对外来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日深、改良无果、共和挫折的情形,期冀以“德先生”“赛先生”来改造中国,有其时代进步意义。但各种呐喊、主张都将传统文化当作中国落后的总病根,凸显了文化自信危机。

扭转这一困局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文化。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所谓精神上的主动,就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谈到新民主主义文化,毛泽东同志将其表述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民族性表现为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科学性表现为对理性的追求;大众性强调的是人民性、民主性。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新的思想武器,中国人和中华文化在世界上重新赢得了自己的地位,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的复兴之路。

近代以来对中华文化不自信的多数论调,本质上都受“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国家实力提升触发对文化的重新审视。文化自觉要求民族文化在新时代不断传承、创新和发展,在世界文化多元竞争发展格局中取得自主地位,从而实现与时代共进、与世界同行。文化自信呈现总体回归态势,国际政治格局的转变、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等有力的事实推动着国人文化自信心理的成长。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今天的中国又一次站到新起点上,重新思考文化问题:中华文化如何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支撑以及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应有贡献;中国人应该以怎样的面貌与世界相处。今天的文化自信包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这三种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也从文化视角反映了中国发展的历程。

增强文化自信,要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华民族的救亡与复兴是中国政治和文化压倒一切的主题。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的是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危机。马克思主义既引发了中华文明深刻变革,影响了中国的发展进程,自身也经历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取得成功,在于其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同时塑造了中国新的文化形态,使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植根于中华文化深厚土壤和中国历史进程。文化自信自然成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要加强文化建设,培育文化认同,内化核心价值。要坚持民族文化发展的现实主导性、历史继承性、兼容开放性,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革命和改革中积淀的现代精神为动力,增进与世界优秀文化的交流互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作者系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教授、教研室主任)

来源:广州日报作者:崔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