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疗法

中医谈暑病
发布日期:2022-06-30  浏览量:...
字号字体变小字体变大

“暑自温而来”“先夏至者为病温,后夏至者为病暑”,故大凡夏至以后,立秋以前,感受暑邪为病,称为暑病。根据感邪不同,又分为阳暑病及阴暑病。如常见的中暑多属于阳暑病;暑季乘凉饮冷而感寒挟湿多属于阴暑病。

“暑之为气,在天为热,在地为火”,暑邪为夏季火热之邪,又易伤气耗津,故暑邪侵犯人体,会出现高热,面赤,口渴及汗出等一派热象。暑气通于心,故而出现心烦,心慌及胸闷等症,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临床辨证常选用清络饮(药取鲜荷叶、鲜银花、丝瓜皮、西瓜翠衣、鲜竹叶、鲜扁豆花组成,重在祛暑清热)、清暑益气汤(方取西洋参、麦冬、石斛合西瓜翠衣、荷梗、竹叶、粳米等以清暑益气,养阴生津)等;也可常备人丹、十滴水、行军散及复方丹参滴丸等以清暑醒神,开窍解毒,理气化瘀,但特殊人群,需谨慎选用。

夏季不仅炎热,而且多雨潮湿,故暑病每多挟湿,湿性粘滞重浊,易阻遏气机,五脏中脾喜燥恶湿,故湿邪侵犯人体,常先困于脾,阻于胸膈脾胃;湿性趋下,湿邪下注大肠及膀胱。故而出现霍乱吐泻,小便不利,胸腹痞满,头重身困等症。临床辨证常选用桂苓甘露饮(方取滑石、寒水石、石膏、官桂、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及甘草等以祛暑清热,化气利湿)、甘露消毒丹(方取滑石、黄芩、茵陈蒿、石菖蒲、白豆蔻、藿香、连翘及薄荷等以利湿化浊,清热解毒)等;也可备用六一散、复方黄连素片等以清热化湿止泻。

夏暑炎热,往往喜贪凉饮冷,或久处阴凉潮湿之地,不避风露,从而外感于寒,内伤于湿,出现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霍乱吐泻,舌苔白腻等症。临床辨证常选用香薷散加减(方选香薷、白扁豆、厚朴以祛暑解表,化湿和中)、藿香正气散(方选藿香、白芷、苏叶、陈皮、半夏、白术、茯苓、厚朴、桔梗等以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也可常备藿香正气水(或胶囊制剂)等。

暑病重在预防。夏天饮食尤宜清淡,少食煎炸烧烤及油腻饮食,多食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食品,尤其避免过度贪凉饮冷伤及脾胃。天气炎热,更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心烦气躁。充足的睡眠也是预防暑病的重要一环。关注天气预报,避免长时间烈日下室外作业,保证室内通风降温,均不可忽视。尤其久病体弱、老人、孩子、孕产妇及过度疲劳,免疫力下降的人群更要做好暑病的防范。

返回顶部